大塘村位于余江区杨溪乡东部,全村4.73平方公里,耕地2748亩,下辖6个小组515户1786人,现有村“两委”干部6人,党员41人。近年来,余江区杨溪乡大塘村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子,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,实现从软弱涣散到产业强村的蝶变,和美大塘致富之路越走越宽阔。
“强党建”锻造“铁班子”
大塘村深入开展基层党建“三化”提标工程,投入80余万元新建党群服务中心、“一站式”便民服务中心、互助养老中心等,打通了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。认真抓好党员组织生活,定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,在传承红色基因中锻造干部队伍。从严落实村干部队伍教育整顿各项措施,聚焦村(社区)干部队伍中存在不胜任、不作为、不干净的“三不”问题,深入查摆,逐一“过筛子”。常态化开展“党性分析+政治体检”,一人一档形成“体检报告单”6份,努力将大塘村“两委”班子锻造成干净担当的“铁班子”。
“护生态”结出“金果子”
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,注册大塘集体经济合作社,流转土地1100余亩用于种植油茶、油菜、花卉苗木、精品水果等。成立霞塘物业公司,聘请20名村民组建专业养护队伍,做好油茶、油菜、水果等集体经济作物养护,有效保障了产量。同时物业公司对外运营,购进洒水车、水稻收割机等设备,积极承接全乡范围内的村庄长效管护、水稻收割等业务,每年增加经营性收入15万元。在村“两委”班子和村民共同努力下,大塘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从一穷二白增长到2022年的76万元,累计带动周边300余户1000余人增收致富。
“抓改革”干出“新样子”
大塘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推动深化宅改工作,共有4个村小组无偿退出8000多平方米,收取有偿使用费6.8万元,完成2个“四无”村小组(即:无院套、无一户多宅、无收取有偿使用费、无违章建房)提升改造,形成三分钟宅改示范圈,在全区率先达到了宅改“五星级”行政村标准。抓好宅改后期管理,开展4次“美丽宜居村小组”“最美庭院”评选,曝光脏乱差村庄及农户,同时依托大塘村霞塘物业公司建立了村庄环境常态化管护机制,通过将公共场所、道路的卫生清扫、日常保洁等工作承包给物业公司,使村庄面貌焕然一新。
“优治理”打造“和谐村”
大塘村持续开展积分考评,全村515户1768人全部参与,实行每月一小评,每年一大评,从村集体收入中每年拿出部分资金作为积分奖励经费,村民可凭借积分到公益超市兑换物品,助推大塘形成文明新风尚。探索建立了村“两委”领导下的家乡建设委员会、乡贤慈善会、村民事务理事会、村务监督委员会“四会联动”的管理制度,将村级各类重大事项摆上台面集体讨论,2022年共召开“四会联动”会议4次,做到村里事情村民管。建立并完善“党员五事带头”“民事村办”、党员“网格化”管理工作机制,打造“365”矛盾调解室,进一步优化了乡村治理模式。
大江网(中国江西网)版权与免责声明 |
1、本网所载的文/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我们不对其科学性、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。如其他媒体、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2、本网站内凡注明“来源:大江网(中国江西网)”的所有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,版权均属“大江网(中国江西网)”所有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。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,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,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。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、网站,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:“大江网(中国江西网)”,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。
3、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、图片、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,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,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,或不应无偿使用,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,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,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。
4、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、图片等资料,如需转载使用,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。
※联系方式:大江网(中国江西网) 电话:0791-86849032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