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为进一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,贵溪市鸿塘镇党委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,积极开展人才回流工作,吸引在外乡贤回乡创业,探索出一条产业发展的新路子,带动集体增收、农民致富,奋力开创城乡融合发展新局面。
创新模式助力产业发展
毫岭村为“十四五”省定重点帮扶村,积极主动探索“支部引领、党员带头、群众参与”的发展模式,按照“12345”工作思路,依托白鹤湖开发契机,主动协调流转土地2000亩,积极争取项目。整合830余万元资金购买生产基地、建设产业下沉车间、打造“毫岭民宿”,为产业发展奠定基础。通过整合项目、资金、土地等多种要素,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,形成了集休闲观光、果蔬采摘、民宿体验为一体的现代农旅融合精品线。同时,加快闲置土地资源利用,成功将3亩土地入市;14户脱贫户和6户群众通过合作社,领取苗木,学习技术,种植蜜柚,户均年增收10000元;30户群众通过在亲农家庭农场务工,实现家门口就业,户均年增收12000元;通过购买产业基地等方式,村集体经济收入增收近30万元。
乡贤回乡助力集体发展
陵家村按照相关人才政策,吸引在外乡贤吴百峰回乡创业。在结合本地闲置土地资源、气候条件等实际情况下,因地制宜发展蔬菜产业,创办贵溪市黎田农业有限公司,投资1600余万元兴建大棚蔬菜基地,基地总面积达到580余亩。其中有普通蔬菜大棚550亩、高标准温控大棚20亩,打造成为鹰潭地区最大的大棚蔬菜供应基地,30户群众通过在蔬菜基地务工,户均年增收10000元,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。
龙头企业助力均衡发展
洋塘村为发展特色经济,引进贵溪市三农橘博园落户。总投资1.8亿,规划建设1500亩高标准果业大棚,种植“红美人”柑橘,打造集科研、种植、加工、农业观光采摘、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农业园。同时,采取“龙头企业+村集体经济合作社”的经营模式,周边村购买大棚基地等方式,实现村集体经济年增收5万元,解决群众就业80余人。
大江网(中国江西网)版权与免责声明 |
1、本网所载的文/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我们不对其科学性、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。如其他媒体、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2、本网站内凡注明“来源:大江网(中国江西网)”的所有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,版权均属“大江网(中国江西网)”所有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。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,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,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。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、网站,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:“大江网(中国江西网)”,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。
3、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、图片、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,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,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,或不应无偿使用,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,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,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。
4、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、图片等资料,如需转载使用,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。
※联系方式:大江网(中国江西网) 电话:0791-86849032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