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节渐近,年味日浓。1月17日,在余江区同乐园广场,由区文广新旅局、区博物馆、区文化馆联合举办的“福佑贺岁迎新春,非遗文化过大年”活动鸣锣开场,吸引附近群众争相前来观看,现场热闹非凡。
广场上展板宣传着非物质文化遗产;诗词接龙,提供100道古诗词,现场通过抽签的方式,向背出正确古诗词的群众发放文创奖品。
现场排成一条长龙,大家踊跃答题。“我刚刚答对了两道题,拿了两件礼品,好开心。”9岁小姑娘江亦瑶拿着奖品兴奋不已。
“这个活动非常有意义,首先赋予了文化内涵。春节期间让孩子对中国传统文化古诗词有认知,对参与性与理解能力有非常大的帮助,有益于提高培养孩子们对传统古诗词的兴趣与爱好,非常好!”从北京回来过年的辛先生高兴地说道。
一边是激情互动活动,另一边随着乐器伴奏声响起,非遗节目舞龙灯、车仂灯、蚌壳灯、摇扶船轮番上场。给当地群众送上一道美味十足的“过年菜”。
追忆传统年味,非遗浸润民心。现场演出的春涛镇板车宣讲团团长吴光明介绍,“余江历史文化底蕴丰厚,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,我们就想通过表演,展示余江民间文化的魅力,传承发扬好余江的非遗文化。
舞龙灯一气呵成,车仂灯通俗生动,蚌壳灯幽默风趣,极具教育意义的摇扶船更是博得观众阵阵掌声。艄公、乘船者、媒婆在伴奏里起起落落,飘来荡去,融民间舞蹈、戏曲、音乐为一体,表演者默契的配合令人耳目一新。
“我虽然是余江人,但一直在外地。这次过年回来比较早就带着女儿过来玩,正好看到非遗表演,感觉跳得很不错,有余江的精气神。我希望带着女儿让她也有所感知,把我们的传统文化很好地传承下去。”居民曾女士看完非遗表演感慨道。
余江区以志愿服务创新非遗传承,以非遗传承推动文明实践落地生根,为群众送上丰富的非遗文化“年味大餐”,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。区文化馆馆长祝红艳表示,特意在年前举办非遗展演,就是让大家体验传统民俗,享受传统文化带来的乐趣,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。
大江网(中国江西网)版权与免责声明 |
1、本网所载的文/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我们不对其科学性、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。如其他媒体、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2、本网站内凡注明“来源:大江网(中国江西网)”的所有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,版权均属“大江网(中国江西网)”所有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。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,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,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。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、网站,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:“大江网(中国江西网)”,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。
3、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、图片、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,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,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,或不应无偿使用,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,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,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。
4、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、图片等资料,如需转载使用,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。
※联系方式:大江网(中国江西网) 电话:0791-86849032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