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湾村位于贵溪市泗沥镇东南面,村庄呈平原浅丘地貌,清澈的泗沥河水绕村而流,县道s206穿境而过,全村总面积8.5平方公里,共有868户3686人,党员49名。近年来,王湾村立足当地资源优势,围绕建设“和谐秀美·幸福王湾”目标,以党建引领推动村集体经济“加速跑”,探索产业经营模式,走出一条高质量的乡村振兴发展之路。
强化组织引领固根本 筑牢乡村振兴桥头堡
王湾村持续巩固党建“三化”建设成果,对党群服务中心进行升级改造,着力优化党群服务阵地,不断提高为民服务水平和质量。创新使用党员积分存折,加强党员教育管理,激发党员争先创优意识。依托党员网格化管理,把“想干事、会干事、干成事”的人员吸收进来,共配备44名网格员,在乡村振兴、移风易俗、宅基地改革等中心工作发挥先锋模范作用,推动各项工作走在前列。该村先后荣获多项荣誉称号。
强化人才引领强支撑 锻造乡村振兴生力军
该村以村“两委”换届为契机,配优配强村“两委”班子,通过“大学生回村工程”“鸿雁归巢”等政策,吸引2名大学生入选村干部队伍,目前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村干部占比83%,平均年龄从44岁降至32岁,实现学历、年龄“一升一降”。同时,围绕振兴发展聚才提智,鼓励退伍军人、致富带头人、农村实用人才回乡发展,先后吸引16名致富能手返乡创业,反哺家乡,并积极纳入“网格员”及村小组理事会,为农村基层骨干储备一批政治素质好、懂农业爱农村、会经营能致富的后备力量。
强化产业引领激活力 培育乡村振兴新引擎
立足自身资源,大力发展以果蔬为主的种植产业,按照“支部引领、干部带头、村民入股、贫困群众全覆盖”的思路,成立了专业合作社,让群众跟着党员干部走,跟着能人、大户走,并实行统一经营管理,按股分红,实现户户入股、家家受益、人人放心,并结合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,将民俗博物馆打造成红色教育基地,以“王湾果蔬大棚”为依托,兴办“亲子绿色果蔬采摘园”,通过“红绿”结合的旅游特色,吸引更多的人走进王湾,感受美丽农村的田园情趣与红色情怀。2021年,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39.73万元,迈上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快车道。
强化服务保障幸福感 增强乡村振兴辐射力
围绕“党建惠民”的总体思路,充分发挥党员、网格员先锋模范作用,成立了一支44人的网格员志愿者服务队,通过开展“主题党日”、疫情防控、环境整治等活动,全心全意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。2021年,组织网格员志愿者服务队做好“一把锄头放水”工作,每季度定期开展清淤、维修等服务,使得王湾村12个村小组,3600余人次受益,一项项惠民行动的完成使得“干群”心更近、情更浓。
通过高举党建引领的大旗,王湾村在全面建设民之所盼的富美乡村道路上大步迈进。现在的王湾村,房舍整洁洋气,周边一派繁荣,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,真正奏响了“兴业、民富、村美、人和”的乡村振兴新乐章。
大江网(中国江西网)版权与免责声明 |
1、本网所载的文/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我们不对其科学性、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。如其他媒体、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2、本网站内凡注明“来源:大江网(中国江西网)”的所有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,版权均属“大江网(中国江西网)”所有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。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,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,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。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、网站,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:“大江网(中国江西网)”,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。
3、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、图片、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,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,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,或不应无偿使用,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,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,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。
4、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、图片等资料,如需转载使用,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。
※联系方式:大江网(中国江西网) 电话:0791-86849032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