乡村振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局性、历史性任务。乡村振兴,人才是关键。为及时发掘、总结、推广贵溪市各乡镇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的有效举措、典型经验,宣传推广贵溪市开展乡村人才振兴的有效做法,贵溪先锋特开设《人才助力乡村振兴》专栏,努力营造人才成长良好氛围,激励人才主动投身乡村振兴事业,为贵溪市农村发展积极凝聚人才力量,为乡村振兴赋能助力。
近年来,罗河镇充分发挥本土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,通过建立人才数据库、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等方式,积极凝聚人才力量,助力乡村振兴。
建立机制 构建人才联络网
细化工作职责,明确乡党委书记抓人才工作的要求,压实各包村领导、党组织书记抓人才工作的责任,形成共抓人才工作的格局。建立乡贤人才联系机制,镇村党员干部定期同在外的乡贤人才联系,介绍招商政策和人才政策,为发挥人才作用助力乡村振兴提供组织保障。
摸清底数 建立人才信息库
组织人员深入基层、深入群众,了解实情,掌握本土人才的第一手资料。建立本土人才信息库,分村分类建立人才信息台账,把政治素质良好、文化水平较高、懂得经营管理、掌握一定技能的回乡青年、退伍军人、在外工作优秀人才等纳入到本土人才信息库。目前,人才信息库共纳入本土各类精英人才共计106人,并实行动态管理。
加强培养 组建人才主力军
立足产业需求,紧盯人才振兴不放松,积极与市人社局、农粮局等行业部门对接,以在家劳动力为重点,组织开展技能培训,培养造就一批能够推动产业发展的“经济能人”、能够带动群众致富的“引路人”、能够带领技术发展的“土秀才”,提高农村劳动力生产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。2022年,罗河镇共组织各类技能培训8次,总计培训300余人次。
唤起乡情 发挥人才强动力
依托村党群服务中心、罗河商会、新时代文明实践站(所)等平台,引导乡贤人才积极参与镇村活动。定期召开在外务工人员、乡贤、人才座谈会,介绍家乡发展状况,共谋发展思路,用乡土情怀吸引人心回归。太阳村流动党员汪强华自大学毕业后便在外发展,近年来感受到家乡的发展越来越好,便返乡投资产业下沉厂房,带动周边90多名村民就业,其中包含7名脱贫户和监测对象,预计将为太阳村带来21万元的村集体经济收入。
栽好梧桐树,引得凤凰来,罗河镇将继续探索人才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,持续推进各类人才向乡村流动,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,为贵溪市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。
大江网(中国江西网)版权与免责声明 |
1、本网所载的文/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我们不对其科学性、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。如其他媒体、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2、本网站内凡注明“来源:大江网(中国江西网)”的所有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,版权均属“大江网(中国江西网)”所有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。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,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,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。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、网站,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:“大江网(中国江西网)”,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。
3、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、图片、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,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,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,或不应无偿使用,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,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,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。
4、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、图片等资料,如需转载使用,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。
※联系方式:大江网(中国江西网) 电话:0791-86849032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