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坛祈年殿木结构模型被摆放在主媒体中心的显眼处。
本报特派记者李 征文/图
“太精致了,仿佛我置身在这座宫殿里。这不仅是件艺术品,它简直是手工艺的奇迹!”2月10日,英国记者詹姆斯·格雷在北京冬奥会主媒体中心连连发出赞叹。这名记者眼前的奇迹就是江西12人团队用半年时间精心打造的“样式雷”——天坛祈年殿木结构模型。模型摆放在主媒体中心二层中心位置,备受中外媒体人员、持权转播商、冬奥志愿者等工作人员的关注。合影留念、录制视频、以模型为背景报道冬奥新闻,大家纷纷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江西“样式雷”模型的喜爱。
模型整体结构完全以原建筑物为准,以1∶25的比例采用中国传统的榫卯结构精心制作,直径3.6米,高1.5米,各部件严丝合缝却又拆装自如,工艺考究一丝不苟,每一细微之处的制作都十分精巧。这件木结构模型,再现了祈年殿的古风原貌。媒体中心中外记者及其他工作人员近距离欣赏这件古建筑模型,感叹中国艺术之美。
日本记者野泽俊介在模型前驻足了很久,细细观摩这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。“日本许多木结构建筑都受到中国古建筑影响,能近距离观看到这件展品,非常幸运。中国工匠纯手工制作的作品了不起。”野泽俊介竖起了大拇指。
江西“样式雷”模型俨然成为闭环内主媒体中心的“网红”。湖北楚天都市报记者林楚晗用手机认真拍摄模型的每一处细节。“缩小型版的祈年殿制作非常精美。”林楚晗表示,这里是主媒体中心的“C位”,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记者都能通过展品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,为江西艺术作品传播中国文化点赞。
“这件作品非常吸引我,每次看都有不同的感受。”清华大学志愿者王淳璐对模型精湛的工艺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。她告诉记者:“主媒体中心窗外景色动人,可以欣赏到中国科学博物馆等标志性建筑,很多记者都会在这里拍照留念。这样既能拍到纯手工制作的祈年殿模型,又能拍到北京的城市建筑,是展示冬奥会的又一个窗口,我也非常喜欢来这里。”
作品主创人员江西样式雷古建筑技艺传承人段齐臣十分激动:“多年来我在世界范围宣传中国古建文化,就是希望更多的人了解中华文化艺术之美,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。”
大江网(中国江西网)版权与免责声明 |
1、本网所载的文/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我们不对其科学性、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。如其他媒体、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2、本网站内凡注明“来源:大江网(中国江西网)”的所有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,版权均属“大江网(中国江西网)”所有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。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,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,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。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、网站,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:“大江网(中国江西网)”,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。
3、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、图片、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,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,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,或不应无偿使用,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,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,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。
4、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、图片等资料,如需转载使用,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。
※联系方式:大江网(中国江西网) 电话:0791-86849032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