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6岁的农民工吴朝辉是余江区画桥镇葛家店村人,他既是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又是企业工人兼车间老板。提起吴朝辉,当地群众赞叹有加,他虽然是贫困户,但勇于脱贫为自己创造出一片天地。他亲手创立了鹰潭市余江区画桥镇葛家店村博昊箱包公司(扶贫车间),带领当地群众一起脱贫致富。
吴朝辉和妻子两人患有慢性病,儿子患弱智残疾,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。为了谋生,他在外打工时学会了做布包的手艺。2019年,村里建起了扶贫车间。他思谋着自己年纪大了,在外打工也不是长久之计,在家门口就业还可方便照顾家里,回家创业做布包的想法在他心中油然而生。
由于吴朝辉做事实在、诚信,他承包扶贫车间办厂的想法得到众人支持。在镇村干部帮扶下,吴朝辉筹借30万元,购置齐机器设备。
2019年11月初,吴朝辉向村集体缴纳5万元租金,箱包车间正式生产。40余名群众走进厂房,跟着吴朝辉学习手艺后,转身变成了朝九晚五的“工人”。
“这里的员工多是留守人员,妇女占多数,有老人,还有5户贫困户。员工工资计件,多的每月能拿到3千多,少的也有近两千,还有一位肢残贫困低保户在这里做剪线头工序,每月也有一千五六百元,”葛家店村委会委员吴树山介绍,“村集体也收到5万租金得以创收,这是三赢的事。”
2020年3月,他克服了疫情期间的种种困难,在帮扶干部帮助下,扶贫车间正式复工,吴朝辉干劲更足了。车间复了工,防疫不马虎。为确保有一个安全生产的好环境,吴朝辉每天要对车间全面做好消毒措施。
员工们加班加点赶订单,吴朝辉既是厂长又是工人,打包、裁料、装车,车间里,30余台电动缝纫机列队摆开,“哒哒哒”响个不停,各种杂七杂八的事情忙个不停,一件件织布箱包从工人手中渐渐成型,他正忙着整理好一堆堆箱包成品,平均每天能加工生产1000余个布包,来拉货的车子每天下午三点就会来,直接停在门口发往浙江。
信誉是事业的基石,吴朝辉对每一个订单都能认真对待,并按时按质完成。如今,博昊箱包的生意越来越红火,吴朝辉带着乡亲一起增收致富,他自强乐观的生活态度也赢得了群众的掌声。日前,他还被评为全国优秀农民工,是我市唯一获此荣誉的农民工。
“赶上了好时代,我们有了奋斗的心,要依靠自己的双手把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。小康路上我们也是追梦人!”吴朝辉的话语有些激动,真诚不失热烈。(陈洋)
大江网(中国江西网)版权与免责声明 |
1、本网所载的文/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我们不对其科学性、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。如其他媒体、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2、本网站内凡注明“来源:大江网(中国江西网)”的所有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,版权均属“大江网(中国江西网)”所有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。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,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,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。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、网站,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:“大江网(中国江西网)”,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。
3、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、图片、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,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,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,或不应无偿使用,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,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,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。
4、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、图片等资料,如需转载使用,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。
※联系方式:大江网(中国江西网) 电话:0791-86849032
|